“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生產要素市場是中央多次提出的改革任務,對經濟質和量的提升都有重要意義。城鄉二元經濟社會體制是*大的障礙。”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說。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年會12月25日上午舉行全體大會“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樓繼偉在主旨發言中指出,“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35年經濟社會發展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時,我國人均GDP剛達到1萬美元。2035年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底線,人均GDP要達到2萬美元,實現翻番,GDP年均增長率要達到4.7%。從短期擴大就業和實現遠景目標出發,2023年應確定較高的經濟增長目標,如5%以上。
推動經濟質的有效提升需要改善收入分配。樓繼偉表示,我國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居民收入基尼系數0.466,高于除美國外發達國家的一般水平。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因素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5∶1。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農林牧漁業占GDP比重約8%,主要從事農林牧漁業的農業勞動力占總勞動力比重為23%,相當于23%的勞動力產生了約8%的GDP。
他表示,要讓約3億農民工和他們的家庭得到城市戶口,成為真正的市民;讓過剩農村勞動力自主轉移到生產力更高的第二、第三產業,其家庭也可轉移到城鎮,成為市民。基尼系數由此將大幅降低,消費需求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提高,提升經濟發展的質和量。
樓繼偉說,對經濟質和量的提升作用*大的是建立城鄉融合發展的統一體制。我國長期形成了二元經濟架構,城鎮與農村在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實行不同的制度體系。戶籍管理也是二元化架構,分為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農村戶口很難轉為城鎮。不同地區之間的城鎮戶口相互轉換要容易得多。
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當時,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3.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35.7%。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45.4%,兩者差距有所縮小。約3億農民工通常歸為城鎮常住人口。
“戶籍制度改革涉及廣泛利益調整,遠未完成。”樓繼偉表示,打破城鄉分隔的二元經濟體制,建立城鄉統一內部開放性的土地和勞動力市場,是形成國內大循環根本的改革舉措。制度性對外開放,有利于暢通國際大循環。“對大國經濟來說,內部開放更為根本。”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12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2022年會。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與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主題,邀請政府與監管部門負責人、*學者及業界*展開思想交流,分享真知灼見,展望前沿趨勢,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并做好開局之年經濟金融相關工作建言獻策。
本文轉載自中國能源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